2020-11-17 14:12:39 阅读(319)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本流动和物流,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通过三维获取各种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中。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为什么供应链金融有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的实际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和泡沫经济、金融放松控制和自由化、内部管理和道德风险、商业环境和非经济因素。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殊风险的原因。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为融资业务带来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风险从传统的单一贸易环节扩展到供应链的上下游,这意味着供应链上下游的不确定性也给贸易融资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当供应链金融的覆盖范围达到“端到端”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将覆盖整个供应链。此时,风险不再仅仅来自传统的风险来源,如客户信用风险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而是从贸易环节扩散到供应链的上下游。因此,不仅要继续关注客户自身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还要关注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商誉、信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而现阶段银行发展的供应链受信对象大多集中在汽车行业、医疗器械、电力等几个大型产业链上。当这些大型产业链中的任何一个重要结点都存在使银行退出资金的风险时,不仅会影响银行链中其他企业的信贷业务,还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倾向于选择大型信贷评级较高的企业作为信贷对象。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是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相对较小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买卖双方的劣势,流动负债在其报表中占有很大份额。银行向这些中小企业贷款,面临着信用对象小、信用评级历史短或空缺的情况,与大型企业相比风险更大。基于交易,银行授信决定了其风险不同于传统业务。供应链金融基于企业之间的实质性交易发放贷款,这决定了交易的可控性和真实性成为贷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证。1.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在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商业银行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和供应链的整体管理,对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信贷(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直接向非金融机构客户提供的资金,或保证客户在相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和支付责任)。因此,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核心企业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传播到上下游企业,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整体兑现危机可能是由于信用捆绑累积或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造成的。另一方面,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会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业务信息。甚至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获得融资信贷,然后用于体外循环,导致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信贷是指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通常包括银行存款、贷款等信贷活动,狭义上只指银行贷款)。2.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但通过设计机制削弱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但作为中小企业的直接贷款主体,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完善、技术实力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换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薄弱,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诚信约束力薄弱等实际问题仍难以解决。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业绩、上下游企业合作、业务交易等因素的影响,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的信用风险。3.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风险自偿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征,自偿的基础是贸易背后的真实交易。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者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作为质押/抵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库存、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充担保是信贷融资实现自偿的基本保证(自偿贷款是指借入资金收入偿还贷款的贷款)。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就会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应应收账款的存在/合法性问题,或质押物所有权/质量缺陷,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如果银行盲目给借款人授信,没有真正的贸易背景,将面临巨大的风险。4.业务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预防的风险之一。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交易结构设计,有效控制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通过专业的操作流程安排和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引入,构建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导致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由于操作系统的完善、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将直接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的有效性,从而决定信用风险是否能有效屏蔽。5.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了充分发挥监管机构在物流方面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降低质押贷款成本,银行将质量监督外包给物流企业,代表其实施对货物权利的监督。但该业务外包后,银行可能会减少动态理解质押物所有权信息、质量信息和交易信息的激励,从而导致物流监管机构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机构会因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银行利益,或因自身经营不当、不负责任而损失银行质量和材料。如果个别企业串通物流仓储公司相关人员出具实物仓单或存储凭证欺骗银行贷款,或伪造存储登记表,未经银行同意,擅自提取处置材料,或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货物质量不一致或价值不足。6.抵押资产风险抵押资产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相应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其资产状况直接影响银行信贷回收的成本和企业的还款意愿。一方面,抵押资产是银行在违约时弥补损失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抵押资产的价值也影响了受托人的还款意愿。当抵押资产的价值低于其信用敞口时,受托人的违约动机将增加。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抵押资产主要分为应收账款和存货融资两类。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在于应收账款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应收账款的年龄、应收账款退款的可能性。库存融资的主要风险在于质量是否缺失,质量价格是否波动较大,质量是否容易变异,质量是否容易实现。3、总体而言,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加强当前银行贷款融资方式。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及其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引进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实现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的整合。为供应链的某一环节或整个链提供定制的金融服务,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为各方创造价值,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主要可分为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上游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信用凭证转让给金融机构,然后获得融资继续自身再生产。中小企业在还款期内不能还款的,金融机构可以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预付款融资模式:下游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支付一定的押金,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贷款用于向核心企业购买。为了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为了购买商品,通常会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监管商品。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利用手头的货物抵押申请贷款,货物存放在第三方监管公司。第三方监管公司负责货物监管、货物价格评估和货物分配。金融机构借鉴监管公司给出的评估结果发放贷款,中小企业用经营收入偿还贷款。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点应收账款融资主要针对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即债权人(债权人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人和供应商)。他们要么向公司贷款,要么向公司提供库存材料和设备。作为债权人,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及时获得贷款本息和收到货款)将其应收账款转换为银行应收账款的过程。商业银行在设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时,应注意以下风险点的审查和识别:1)在应收账款模式下,由于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与传统业务相比,融资企业的信用状况并不特别重要。然而,一些研究认为,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持续性和风险。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融资企业贷款的原因、发展状况、业务绩效、技术状况和产品竞争力、绩效记录和能力、核心企业对企业的依赖等。2)在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应收账款模式下,核心企业是债务人(债务人是债务关系中有义务按照约定条件向对方(债权人)承担或不是某一行为的当事人),是银行贷款顺利回收的最重要保证,其规模实力和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注重核心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和实力、股东结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信用记录、发展前景和核心企业对银行的协助能力。3)在应收账款的质量应收账款模式下,应收账款是融资企业在这种模式下向银行借款的唯一质押物,其质量与风险的大小有关。商业银行在信用审计中关注以下几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的交易是否真实、相关合同和账单是否真实、核心企业是否承认应收账款、相关账单是否承兑、应收账款的要素是否明确、具体等。应收账款的合法性,即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民事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认可的资格,应收账款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否多次质押。应收账款的可转让性,即债券债务双方是否允许转让,双方是否同意或法律禁止转让,应收账款的通知程序等。4)供应链的整体状况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其状况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在信贷审计中注重以下几点:供应链行业的成熟度和特点;供应链的长度和资本流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关性、合作时间、交易频率、信息共享程度和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管理能力。2.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点预付账款融资主要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与应收账款融资最大的区别是质押从应收账款转变为实物。除了融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和供应链的整体状况外,其特殊的风险控制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在质押物选择预付款融资模式下,银行对融资企业的信用时间较长,需要经历“预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质押物的特点和价格稳定性要求较高。此外,抵押品是融资企业违约后银行减少损失的最重要保证,应易于实现。因此,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下,质押品应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作为抵押品,最好具有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得接受易碎、易爆、挥发、易霉等质押品,否则容易损害质押品的价值;流动性:一旦融资企业违约,银行需要出售或拍卖质押品,因此,质押品应易于转让和销售;保值:质押品价值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商品价值始终高于贷款金额;第四,产权明确。融资企业提供的抵押品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允许抵押,所有权明确,无争议。融资企业提供的抵押品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允许抵押,所有权明确,无争议。2)在实现质押权的预付款融资模式下,参与者较多,物流、资本流动和信息流交错,经营风险增加。一旦发生,银行质押权将难以实现。例如,在支付预付款后,如果核心企业不能及时供货、交货不及时、物流企业监管漏洞,将导致银行质押权延迟或失败。3.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风险点动产质押融资类似于预付款融资,也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但研究人员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这种模式下更强调
以上就是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怎么做的相关介绍,更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怎么做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我们或者浏览页面上的推荐内容。我们将让你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怎么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以下内容:
一 客户顾问-张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