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5:39:57 阅读(156)
我的电脑上有一个专门用来记录灵感的文档(脑图格式),另一个文档(txt格式)是记录杂事的草稿。用了一两年,你猜怎么了?后者记录的灵感是前者的一百倍!草稿中记录的内容非常混乱:快餐电话、临时待办事项、欠谁几美元或欠谁几美元。。。但这并不妨碍我总是优先考虑一些灵感或知识沉淀。我甚至没有给这本记事本起一个严肃的文件名。它的文件名是“草稿2”...为什么?经过仔细研究,我觉得结论挺有意思的。脑图在我电脑中的存储路径是(操作系统是MacOS):Finder->文稿->想法->脑图文件和草稿2的存储路径是:桌面->草稿本对。我放弃了功能强大的脑图,因为额外三个步骤之间的差距。找到脑图的位置对我来说是一种积极的、稍微耗时的行为,我每天都需要打开电脑桌面,把草稿放在桌面上,所以我不需要主动找到草稿(被动)。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似乎存在微妙的差距,但在设计或操作互联网产品时,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往往会失去千里之外的荒谬。 事实似乎很简单,但很少有公司能够理解这一点,并将其作为核心运营。以下是我身边的两个成功案例:他们都在用户的“被动路径”上布局操作,没有违和感。案例一:去年招聘大师(原名跳槽大师)的社区运营非常出色。当时,我被拉到了跳槽大师微信群,作为招聘人员。微信群每天都会推送互联网企业的候选人简介,如研发、产品运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推送的候选人大多是100字左右,都是招聘人员关注的核心信息,如工作经验、背景、是否有管理经验、工资要求等。这对招聘人员非常方便,交易效率也非常高。与传统招聘渠道相比,我们比较了它的优势:人工过滤和提炼候选人简历。候选人的信息流主动推送给用户(即被动用户可以接收)。微信群中各公司的人力资源或业务部门的管理层实际上附加了网络资源,增强了微信群的粘性。相比之下,传统形式的招聘需要人力资源主动在主要招聘网站上阅读无尽的简历,效果低,体验差。然而,跳槽大师的微信群把一份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交流,候选人的简历信息流像水果糖一样下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创新,让招聘大师在产品最艰难的冷启动阶段打赢了第一仗。PS:请招聘大师的工作人员看到这篇文章一定要告诉老板到目前为止奖励88元,不谢。案例2。很多人看不起微信业务,有朋友做微信业务,卖高端名表,每天在朋友圈发各种名表细节图,或者晒客户戴名表的买家秀...生意极其繁荣。有朋友问,为什么不做微商城,APP,把生意做大。有必要么?从用户(微信好友)的体验来看,这位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卖表”其实是一款成熟的产品。首先,潜在客户是对名表感兴趣的人,朋友圈的美表图片不会干扰他。其次,最重要的是,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我们每天打开电脑一样,用户可以被动地接受商品名单的“广告”,而无需主动做任何行为。第三,基于朋友关系和长期被动买家秀的灌输,潜在客户和我卖手表的朋友无形中建立了高度的信任。最后,所有售前、售中支付和售后咨询都通过微信直接对话一步到位。看看整个购物体验,极其简洁流畅,堪称完美! 不幸的是,在现实中,仍然很少有人真正彻底了解用户细腻的场景需求,无数的负面案例:大量失败案例灾区:忽视需求强度,推动应用(或其他独立平台)独立应用或平台优势明显,完全控制自己的流量,可以自由定制更复杂的业务功能、业务实现、品牌意识。但许多企业主只乐观,忽视严重伤害:巨大的研发成本你可以忽略,但下载应用是用户主动行为,打开应用也是用户主动行为,同一行业应用产品同质化高度严重,竞争激励,如果没有特殊优势,红海战斗胜算几何?写在这里,我们可以展示本文的核心总结:我们经常谈论场景,我们也经常谈论趋势。在当前商业形式的微观层面上,如果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产品/服务柔和地渗透到用户的生活场景中,这就是顺应潮流,事半功倍。否则,除非您的产品(业务)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满足用户的强劲需求,否则市场上没有方便的替代品,或者您的产品远远优于用户生活场景中的替代品。否则,无论资本有多强大,都会被烧毁。所有不考虑用户生活场景的商业设计都是流氓。例如,如果一家普通的牛腩店开在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会经常光顾它。但是如果你的店离我的路线很远(我需要主动过去)。那除非你能请某苍老师陪你吃饭,否则想让人主动过去吃饭…哼哼:不顺路,没时间。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商业形式的新旧无关。不要低估许多“粗糙”的商业模式。只要模式本身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体验的外部延伸——融入用户的生活场景而不违和,它就是成功的。
以上就是关于两个成功案例:在用户的“被动路径”上布局运营,毫无违和感的相关介绍,更多两个成功案例:在用户的“被动路径”上布局运营,毫无违和感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我们或者浏览页面上的推荐内容。我们将让你对两个成功案例:在用户的“被动路径”上布局运营,毫无违和感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以下内容:
一 客户顾问-张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