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09:52:12 阅读(139)
优秀的产品运营不仅需要运营质量,还需要产品思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操作和产品属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尝试跨境意味着挑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从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经营越来越重要,也要求经营者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产品思维」成为高级运营的必备品质。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产品思维的运营,可以从这七个方面努力。1.洞察需求的能力操作的核心价值是连接产品和用户,在两者之间发挥粘合和拉动作用,使产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操作是与用户接触最多的岗位,承担着收集用户需求的重任。然而,用户需求并不等于产品需求。在与用户沟通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记录和传达用户「呼声」,并且要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转化,挖掘其背后的真实需求,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产品需求。你应该听说过这两个经典案例:在汽车发明之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用户想用锤子砸钉子。事实上,他的椅子坏了。这两种情况描述了用户声音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声音是表象,真实需求往往隐藏在背后。在分析需求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群的属性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通过其传达的声音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最终转化为产品需求。在制作K12问答产品之前,用户反馈说他们无法在PC上输入数学和化学符号,这使得提问或回答问题变得困难。他们希望在编辑器中添加科学符号。这种需求肯定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要忙着开始开发,先分析一下。用户声音的本质是操作门槛高。如果只优化编辑器,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毕竟,一个问题有多个符号。如果你在编辑器中搜索它们,输入它们也很麻烦。假设这一功能已经启动,从数据上应该不会有明显的改进。因此,该方案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且投入产出比也很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制作一个应用程序,使用手机的照片功能,让用户上传图片,取代传统的手动输入,从根本上解决符号输入门槛高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决定做APP的唯一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所以不会展开。2.从人才类型来看,逻辑思维能力应该是产品和操作之间最大的区别。海阔天空的运营是分散的,怎么有趣,怎么来;产品强调因果关系,更有条理。产品操作至少应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用于目标拆解和问题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保证思维在正确的方向上,在会议或沟通讨论中更加顺畅高效。大多数在会议上发散或回答问题的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面试过程中,我会准备一个问题来调查对方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判断人才类型的依据。例如,如果您对该应用程序的DAU负责,如何拆解该指标?希望对方能通过树形结构层层拆解DAU,并说出每个环节的关键点。例如,DAU被拆解为新的激活和保留。新激活的来源可分为渠道合作、在线活动、离线推广等;渠道分为应用市场、合作交换等。在拆卸过程中,逻辑思维强的人会描述得非常清楚,好像「金字塔」就在心里;逻辑思维差的人会发散,说到某一点就会延伸到其他话题,偏离主线,会有遗漏。另外,当对方列出每个环节的要点时,其实大体的操作思路就出来了,也考察了操作业务能力。3.成本意识是指在做项目决策时,具有成本控制和会计意识,注重ROI。具体来说,在做出操作决策之前,需要计算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估计可获得的收入,以判断这是否值得。这也是高级运营的标志性能力,在百度的评级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用来表达观点的虚构案例。刘真是一位负责对外合作的同事。有一天,她高兴地跑来说:她拿到了《荒野猎人》新闻发布会的五张票,小李子也会在场!我们可以邀请核心用户参加,我也可以去现场做图文直播。事实上,我比她更喜欢小李子,但我还是冷静地问了几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如何使用这种资源?预测能达到什么效果?刘震看到我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兴奋,他平静下来:我们计划一个活动,让用户关注和参与,申请资源推广就可以了。这并不难。我们以前做过很多次。听到这个回答,我意识到刘真没有考虑清楚,缺乏成本意识。所以我打算帮她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策划活动需要2个小时,预计UV50W/天;做直播至少需要4个小时,直播帖预计UV5W/天;横幅的外价是20W/天。因此,我们做这项活动的成本约为20W元 近一天的人力收入是55WUV,以及对核心用户的特权反馈。但是直播这一时效内容并非我们所擅长的,也并非稀缺资源。用户习惯于在微博朋友圈等平台上获取,所以之前尝试的效果一般。我更注重给核心用户特权。毕竟这部电影和这个演员很不寻常,很少有机会见面。虽然只有5张票,但活动的目标用户是近1W人的核心用户,即使没有得到票的用户也会认为未来还有机会。因此,不做直播,注重活动策略,可以利用推广资源,目标是将紫外线翻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估算成本和收益,得出了两部分值和不值。直播虽然受众广,但不值得;虽然名额少,但效果可以放大,值得做。熟练运用这种成本思维后,就不需要做这么详细的分析,很快就能做出决定。但无论如何,这一定是分析问题的重要一步。4.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思维是产品设计中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对产品运营也很重要。为了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将操作手段融入场景中。虚构的案例。小波和妻子去看《超能特工队》,照常早到半个小时,发现离进场还有半个小时,就在休息区等着。当小波无聊地刷朋友圈时,他收到了一个电影应用程序的PUSH,提醒他在电影结尾看了一会儿,并列出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背景。这条内容「吓」到了小波,没想到这个APP竟然这么贴心,再加上本来也是闲着等进场,于是就拿着手机完全看完了这篇文章。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了解电影的亮点,相当于提前做好作业准备。本案的可取之处在于,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精细化服务。也就是说,从需求分析、策略制定、内容准备、数据监控等方面来看,这些都是由操作启动和实施的,充分利用了场景思维,改善了用户体验。这也是一种差异化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核心竞争力。这只是一个案例,是一个非常详细的服务。每个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操作手段实现这种场景服务。因此,运营商需要具备需求分析能力,列出用户的几个核心使用场景,并分别提供哪些服务,最终进行常规化和产品化。5.用户体验意识用户体验不仅局限于产品设计,而且贯穿生活。很多操作细节也在拼写体验,有的甚至会影响最终效果。标题、图片、活动规则、沟通方式等。在操作执行过程中,甚至每个字都与用户体验有关。为什么有些人在大脑爆炸时说得很好,但着陆后的效果很平淡,也就是说,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许多细节处理不当,负面影响累积后影响最终结果。以淘宝客服为例。对于一个合格的在线客服来说,回复客户的字数比对方多,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用户写了一行字,客服回答了两行字,体现了热情的服务态度,直观地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以Uber这个活动为例。初衷是通过优惠活动拉动交易量和用户习惯,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制定了一些规则。页面如下:大标题是10次免费,扫描这些词的用户应该感兴趣,毕竟,这似乎是一个真正的折扣。但是在了解具体规则的时候,由于阅读体验太差,被下面的一坨字包围了。这是典型的「工程师文案」,足够严谨清晰,但很难理解。首先,中文、英文、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同时混合在一起;其次,有难以理解的词,比如「6程」;最后,规则中没有必要写很多内容,比如到达时间、活动结束时间和类似的内容「放肆周末时光」这种废话。如果我改变它,它会更容易理解:本周六和周日乘Uber3次,即下周免费使用6次;乘Uber5次或更多,下周免费使用10次!这段话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了优化。如果一件事的信息量太大,用户理解的成本很高,就会放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按优先顺序分解信息,先告诉用户核心内容,然后在用户感兴趣并接受后再阅读更多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快速了解如何获得折扣,不需要过于严谨的表达和完整的描述。6.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产品中每个模块的流量、每个标签的点击率和每个步骤操作的损坏都有一个特定的数字,至少知道它是什么级别。相当于把整个产品当成一个大池子,不仅知道里面有多少水,还知道每个小池子里有多少水,还知道从大池子流到小池子会损失多少。操作学生可能更关注用户、内容或活动本身,在这方面不够敏感。但是产品操作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因为在日常数据分析和决策中,流量思维是判断的基础,用于成本核算和效果预测,可以更好地控制最终结果。7.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是,产品经理的想法是先看影响面,即量级和比例,以判断优先级。这种思维方式是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操作在工作中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尤其是用户操作。因为用户操作时间长「混」每天收到各种建议,bug反馈,在用户群中吐槽。久而久之,难免会忘记自己的经营身份,只是站在张三或李四的角度去看问题。具有产品思维的运营商应该能够区分需求覆盖的群体有多大,是少数群体的需求,还是能够代表大多数用户,以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对问题的判断是清晰的,不会进入具体的案例,影响判断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互联网运营就等同于产品运营的相关介绍,更多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互联网运营就等同于产品运营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我们或者浏览页面上的推荐内容。我们将让你对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互联网运营就等同于产品运营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以下内容:
一 客户顾问-张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