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战营销方案
2022-09-11 18:27:49 阅读(113)
“有时候挺可悲的,他们不在意这个人喜欢什么,就觉得你应该怎样。”
这是两年前,韩寒在被问及“怎么看待大家觉得你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愤怒的韩寒了”时做出的回答。从一位叛逆、敢讥讽的写作者变成深谙世事的中年文青,韩寒昔日的锋芒逐渐在诸多追随者们眼中失焦。而这一过程,在他成为导演后再度上演。
从《后会无期》、《乘风破浪》,到《飞驰人生》,大家逐渐熟悉了韩寒作为导演的风格,不缺商业元素、带点幽默、带点哀伤、意味绵长,总是能恰当地赢得大部分文青的心。但到了今年的《四海》,许多负面评论集中在“过于矫情、脱离现实、不知所云”,韩寒又开始被质疑“不是从前的韩寒”。
但也有人直言,“韩寒其实一直都在拍同一部电影”。
《后会无期》中,两位小镇青年离家、上路,遇到陌生人、朋友,互相只陪对方一段路;《乘风破浪》中,有父子关系作为包裹,但背后亦是小镇青年的意气风发与现实的碰撞;再到《飞驰人生》,是即使人生不得意,也非要证明、必须证明,结果已不再重要;至于今年的《四海》,友情、爱情、亲情的背后,终究回到的是主人公阿耀的孤独。
如何过这一生,是韩寒电影中横亘的主题。四部电影的情感底色,其实也从未经历大的改变。只不过《四海》的呈现最为直白,在有了被理解的可能后,韩寒做的只不过是更为大胆地、忠于自己的表达。
但作品技法上的一些硬伤、外部舆论环境的变化、以及曾经那批受众的成长,都令《四海》不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部电影是否每部都是佳作小娱不予置评,只是,如果仔细地去追究韩寒镜头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对人物关系、每一条故事线,那种一脉相承的“韩寒风格”,其实从未消失过,甚至是逐渐外溢的。
01
“宿命”,韩寒电影里共通的关键词
“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四海》在推广曲中用了一首《故乡的云》,呼应着片名。看过电影后会发现,其实主题也早在这首老歌中昭然若揭:漂泊、归家。
《四海》的主人公阿耀生活在南方小岛,成长中父亲离场、只有奶奶,好朋友是一台摩托车,喜欢的人是镇上夜宵摊的服务员,就这样,他长到了20岁。后来去了大城市,经历一系列变故,最终只有摩托车陪着他回到了家乡。
如果是从整体的故事情绪来看,很难说这部电影不韩寒。小镇青年、充满热血与浪漫、宿命般的人生,这些都是韩寒电影里的重要元素。
主人公阿耀从缺乏亲情、友情、爱情,到近乎得到这三者,再到失去这三者,整个过程中,他始终浸泡在理想主义的行事逻辑里。
从过往的作品里也能看到,韩寒塑造的小镇青年向来便如此,很难会对生活颓靡,而是用浪漫、或戏谑的方式继续剩下的人生。这其中有一种共通的宿命感,是半只脚踩地半只脚离地的观感。小镇青年们充满浪漫幻想、但也面对具体生活,最终都能够到达某个彼岸。
《后会无期》是最典型的一部,也是和《四海》气质最相似的一部。两个年轻人把房子炸了,离开小镇,一路向西,去找朋友、也遇见陌生人。这件事用现实世界的逻辑来看极其荒诞,但在这样的影片里,多数受众总愿意留有幻想,不会选择用逻辑细推,而是用人物本身的命运代入。
影片中的人物,有看起来荒诞的“卡片女郎”、被误解的开台球厅的“姐姐”,有被半推半就的怀揣梦想的替身女演员,也有看似不知道要什么最终却成了畅销书作家的地理老师。这些被动或主动的人物宿命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和谐。
韩寒总是把普通人敢想不敢做的理想主义念头变成真的,但又是符合人物本身的,有一种踮着脚的美感。
到了《乘风破浪》,主角是更为明显的小镇青年。彭于晏扮演的父亲年少时不知世事、一腔热血,最终为了兄弟义气进了监狱。
上世纪90年代的小镇青年,和更为现代的《四海》中的主人公也存在着呼应:他们都在最大程度地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努力,即使不知道这份努力会将他们带向何方宿命。
而《飞驰人生》虽然将故事发生地点换到了上海,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普通人如何看似“一腔愚勇”地奔赴自己所珍视、所热爱的事情。
四部电影,贯穿的是同一种情感。在《后会无期》上映时,韩寒曾在微博写下对冯绍峰饰演的主人公的解读,“一路向西,一路失去。如此失意,如此路人,他就像最失败时候的你我。不会有人在乎你,除了你自己。”
阿耀的孤独底色,应该是从那个时候便开始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寒想讲的,从来就只是一件事:普通人,该过好自己的生活,该为自己而活。
只是在《四海》里,他表达的更为直白了。阿耀的孤独,他所重视的亲情、爱情、友情第一次与钢筋水泥铸成的现实世界进行碰撞,韩寒试图把那踮着的半只脚落地,试图将这种特有的人物宿命感在真实的世界里过一遍水。
创作初衷是共通的,但这种虚幻又飘渺、谁也不知道是否真实的宿命感一旦落了地,就再难以再用理想主义的惯性思维来解释。
02在不变底色背后,《四海》有哪些变了?
在那个不变的故事底色背后,有些东西确实也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一定是主动的,但基本上是每一个作者电影创作者都会面临的被动、无意识的变化。不可以被预知,但可以被总结。
《四海》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韩寒开始想往“现实主义”的方向尝试,这是以前几乎未曾有过的尝试。
以前的韩寒,或者说,最早期作为写作者的韩寒,文字里对于现实世界的很多东西甚至是不屑的。所以他从来不拍“现实主义”。
但他对于小镇青年所生活的世界拿捏得很准,因此“小镇叙事”不仅贯穿他的文学作品,也融进了他的电影里。
处女作《后会无期》的表达基本是“韩寒式散文”的再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故事主角走到哪儿就会发生什么事,并不一定呈递进关系。这个时候的韩寒,身上的作家属性还非常强,电影叙事风格也相应地一脉相承着。
那个时候韩寒才三十出头,没有稳定的风格以及不拘泥于叙事逻辑的处女作让他受了不少批评。到了第二部作品时,他已经是个快35岁的“半中年人”,除去小半载的人生感悟外,也渴望讲一个更不那么“散文”的故事,于是他在自己的小镇叙事体系里,写了一个关于父子和解的故事。
这是快到中年的韩寒才会有的感悟。回到过去,回到上一辈的过去,也回到自己的过去。
那时的韩寒在微博上写到:“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不想利用信息时间差去炒股买楼创业多赚点钱,我只想把我没有体会够的那些情感在好好重温一次。这也是这部电影里我所最坚持的一点。”
很难想象,这是曾经在网上口诛笔伐、不屑于任何主流文化的那个人。他逐渐开始想探索对自己更重要的东西,而《乘风波浪》的票房成功让他对自己的探索也愈发大胆。
下一部的《飞驰人生》虽然充满了商业元素,但也并不妨碍韩寒站在快40岁的年纪拍20岁所热爱的事情--赛车。韩寒的赛车手身份和他的作家、导演身份是同样重要的标签,只不过,后来韩寒的身影鲜少出现在那个领域。
这个故事关于韩寒的过去,观众的现在。怀念过去必然是唏嘘的,但韩寒仍希望这个故事能够鼓舞人心。也或许是因为年少的热血本就足够鼓舞人心,即使最后主角生死未卜,他依旧可以在微博上用“巴音布鲁克没有海。Heros never die.”两句话为故事画上一个有力量的句号。
经历了此前种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了《四海》,韩寒终于打算讲一个“彻底一点”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他站在40岁回望青春的视角,有他的人生感悟、有客观的现实世界、也有故事人物本身的宿命。
上映前韩寒曾写下长文,他忐忑着,“世事太多波折无常,你根本无法想象世界一个多月后面目。”在为数不多的采访中,他也曾多次提到这是一部“悲喜剧”,尽管他已竭尽全力使这部电影“彻底鼓舞人心”,但他没做到。
他做不到,其实是他所认知的生活做不到。《四海》把以往韩寒电影里插科打诨的那些随口即来的自嘲、笑话都变成了真的,从前那些听着好笑、细想却有点悲伤的段子和对话,在《四海》里都被扒开了。那些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在这部电影里终于迎面对上了钢筋水泥。
这份透彻,来自于中年人韩寒,他无法躲避这份表达欲,似乎也觉得自己不该隐藏它,生活的真相在被道出,孤独、惆怅、带点哀伤的小镇青年体系语调到今天变得更甚。
初衷是好的。只是对于韩寒来说,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拍不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韩寒的表达一旦更沉重、更落地,那些从前的优势很容易会变成劣势,更高的要求扑面而来。这是他的必经之路。
035.6分,公允吗?
目前,《四海》在豆瓣上的评分是5.6分,已经跌出了及格线,真的有这么差吗?
“这个分多少有失偏颇了。”一位豆瓣观影800+的影迷评论到。
实际上,《四海》本身的成色并不至于跌落及格线。只是,如今的打分环境早已不同于曾经。
客观上,演员的原因占了一部分。关于影片女主角刘浩存的演技质疑、以及一些新闻的议论都给电影带来了一定的舆论影响,其次是部分观众们本能的给“沈腾”及“喜剧”画上了大大的等号,但《四海》中“含腾量”并不高,且与全民喜剧差之较远。这些原因,多少会让观众对影片产生不满。
加之今天整体春节档观影情绪都并不高涨,票价贵、许多观众不能回家、《四海》结局也给人当头一棒,很难说这些情绪不会影响评分的最终表现。
而在尽量刨去与电影本身无关的客观因素外,《四海》究竟怎么样?
前文已经提到过,《四海》比前几部作品的情绪来的更加彻底。这也间接导致了影片本身存在的割裂感。
故事里,在现实的重锤尚未落下之前,基本上都还在韩寒熟练的领域里进行叙事。但当哥哥周欢颂被“现实的巨轮”淹没死亡后,一切也变了个样子。这套处理虽然单拎出来看很诗意、很韩寒。但后来,小镇青年进入城市,前半部分的情绪和诗意在现实的大城市里开始显得弱不禁风,仿佛是两个故事,很难一脉相承。
另外,具体到故事线上来看,这是韩寒的唯一一部有女主角的片子,以前电影中的女性主角,多是以配角出现。从观感上来说,《四海》容易让人囤于爱情片的格局中,且其余的友情线、亲情线分支太多,有些部分没有交代清楚走向。要知道,一旦进入“现实主义”的叙事中,这些逻辑都必须要进行完善,因为观众会深究。
说到底,依旧是“现实主义”这几个字的枷锁太重,韩寒还没能够掌握如何讲一个“彻底点”的故事。如今他的表达欲里所增加的那部分东西,尚且只能呈现出来随笔,距离成文还需要时间。
但在小娱看来,这样的韩寒只是在作品技法、生活体验上需要精进而已。他电影思想的主轴并未改变。
要说什么改变了,那只能是文化大环境和受众。
《后会无期》时,那种散文气质和深究起来并无意义的“金句”让许多观众都深深动容,彼时豆瓣尚是文艺青年的天下,溢美与高光自然随之而来。
可是到了今天,越来越多走进影院的人期待的不是一个作者韩寒,而是一个导演韩寒。他要能用得好沈腾,能玩得转喜剧,能举重若轻的讲好一个春节故事,不管那故事是不是他想说。毕竟,现在的豆瓣充斥着大量因为刘浩存给出一星的观众。而即使是那群能够看懂《四海》前半段的人也已不愿意、或是不再能够读懂整部电影。
有韩寒的老粉曾在网络上评论,“拍这种电影,韩寒其实真应该多和文牧野聊聊”,显然,相比一个漂泊、孤独、碰壁的青年流浪幻梦,曾经的文艺青年们开始期待看到一个百折不挠、简单热血的现实童话。相比《四海》里的阿耀,他们更偏爱《奇迹》里的景浩。这足以见得受众群体的喜好变迁。
毕竟,年轻时多数人渴望四海为家,可是长大了没人愿意一直孤独漂泊。现实已足够失意,小镇已远在天涯,很多人无法再做一腔孤勇的梦。功成名就的韩寒有立场也有资本坚持在影片中投射那份理想主义,他始终没有变,只是大家变了,他们希望韩寒能带着一贯的锋芒,变得更靠拢当下、变得更《飞驰人生》。
显然,《四海》没有做到。就像最后固执回到小镇的阿耀一般,韩寒有些笨拙的描摹初恋,前所未有的拉进现实。于是影片中,阿耀摔进一场烈火。影片外,电影口碑一地鸡毛。戏谑的是,也恰恰是这份坚持,让他显得“不像自己”了。
但这也正是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所必须经历的,尤其对于韩寒。在经过了此前三部曲的捧高后,韩寒被架上了一个高度,也背负了太多期待。借助《四海》,或许他可以抛开包袱,同时打破幻想,继续向下一部作品飞驰。
一 客户顾问-张三 一